查看原文
其他

影迷论坛|我所挚爱的“老电影”

2017-08-21 春光明媚 图说老电影

文艺创作要有历史感,而经典的文艺创作要有厚重的历史感。

什么是历史?简而言之,那些记载人们过去的岁月可谓之历史。什么是厚重的历史?那些具有社会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可谓之厚重。而如果能亲自见证厚重的历史,并创作了一些文艺作品,那么这样的文艺,必将成为经典。我挚爱的老电影的创作背景,大概属于这种。

纵观过去的一个世纪,是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事业大踏步发展的100年。世界电影历史上,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1935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才诞生,而就在那后一年,1936年,卓别林演出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摩登时代》,至此电影从技术上全面开启了有声和彩色时代,1939年反映美国内战的史诗巨作《飘》树立了彩色电影的一座丰碑。

但我国在上世纪的上半叶仍处于战事阶段,文艺和技术的发展都受到限制,因而直至1948年才诞生了第一部彩色电影,即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生死恨》。因此,“老电影”这三个字所承载的意义,其实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所谓“老”,凡是上了年代的东西都可称之为老,中西方都有自己历史上的老电影,而我想提及的“老电影”,是与我有特殊意义、亦处在中国历史特殊阶段的、影响了至少一代人价值观形成的那一批老电影,确切来讲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北影厂、八一厂、长春厂、上影厂等拍摄的一批红色经典老电影。

部分红色经典老电影一览表


  作为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的一代人,常常怀念起那个时代的老电影,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纯粹是对儿时记忆的怀念;其次,从演员的演绎、台词、插曲等技术角度对老电影的致敬;再次,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也为老电影的传奇和经典构成了重要加分项;最后,是对“老电影”里面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独特精神的怀念,那些精神是在艰苦的战事年代中产生、而愈发在和平年代稀缺的一些东西。老电影的影响力,可能由于时代的久远而逐步暗淡,但它的艺术价值、历史意义确是不能磨灭的,这种价值,就像埋藏了很久的金矿,一旦被重新挖掘,加以打磨,必将散发出更大的光辉,恰恰是这最后一点,使得老电影能穿透时空,历经岁月流逝,依然熠熠生辉。


《英雄儿女》――片头字幕


《英雄儿女》――二位父亲


《英雄儿女》――剧照


《林海雪原》――剧照


《侦察兵》――剧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864p5iu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永不消失的电波》――剧照


《冰山上的来客》――“杨排长”


《南征北战》――剧照


《南征北战》――剧照


《停战以后》――剧照


《打击侵略者》――剧照


《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8s13wl3&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儿时的怀念——操场上的露天银幕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辽南的乡村度过的,正值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单调、匮乏,但那时候的人往往也很单纯,快乐也很简单。当时的条件所限,电影、小人书等艺术视听渠道在当时来看已是新潮。随着“文革”的结束,一大批“文革”前的老影片相继复出,加上“文革”时期的电影,给单调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每部影片得已在“露天电影”予以展现,它是孩子们童年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公社放映队每一个月来村子放映一次,当拉着电影放映机的马车进入学校操场,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万分,如同过节了一般,放学后接着到操场占地方,用白色粉笔画好自己观看电影的地方,以至于经常晚饭都吃不上,电影放映之前,整个的大操场热闹非凡,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吵吵闹闹,小孩子们特别的高兴,奔跑着叫喊着。电影只要一开始,大家马上就没了声音,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电影的银幕上。新上映的影片如在邻村放映,孩子们跟着大人的后面不辞劳苦一路小跑到临近的村子观看,兴奋和喜悦不言而喻,以至于晚上久久不能入眠,脑海中依然闪现着那激动人心的画面。







  二、致敬老电影——电影技术匮乏的年代拼什么?

1. 老戏骨——眼神细节、以情动人

客观讲,老电影在道具、技术、画质甚至剧本的推敲等很多方面都无法与当今的电影媲美,然而正是因为那个年代技术的限制,使得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细节、神态的演绎;而由于政治审查和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使得编剧和导演更加注重对电影的架构、主题的宣扬,如今看起来着实是有些用力过猛,但是也结结实实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比如,导演往往着力刻画演员的眼神细节,以突出其心理描写,这种近距离特写式的拍摄,类似于舞台剧场戏,恐怕只要老艺术家才能如此气定神闲的演绎出来,文革前后的电影,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生动演绎下,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电影《英雄儿女》看了无数遍,这部电影以情感人,经久不衰,观众为王成英勇无畏的精神而落泪、为王成一家人收留可怜的小王芳而感动。剧中饰演“王政委”的著名老艺术家田方老师凭借着“内涵、深厚”的眼神,把这位高级首长发生剧烈变化的情感世界,层次分明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永不消失的电波》最后李侠的一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连同影片的画面和“嘀嗒哒”电波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定格。《冰山上的来客》“杨排”面对亲密战友壮烈献身,以驳壳枪向天连发表达着内心痛苦和激烈的情感,随着电影插曲《怀念战友》音乐响起,动人的旋律盘旋在雪域高原上,驳壳枪激烈的枪声令雪山崩塌,怀念战友的歌声令雪山动容。一刚一柔,一张一弛,把观众的情感带向高潮,也让这一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个人认为,梁音老师所塑造的众多的银幕形象当属“杨排”标准的军人形象,神态,气质,刚毅果敢都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每当脑海中想起这幕,心中就激动万分,心潮彭拜。


王政委含蓄,深沉的眼神――《英雄儿女》


  杨排长在看到战友因雪崩而冻死的情景——《冰山上的来客》


李侠夫妇工作中――《永不消失的电波》

  

王成拉响爆破筒牺牲前的情景——《英雄儿女》


杨子荣对峙小炉匠——《林海雪原》

  

2.重台词——震撼、温情、质朴、真实、幽默

台词特色是老电影的另一大必杀技,有心灵的呐喊,让人血脉贲张。温情和质朴,亦有当地方言的真实还原,加上了一些幽默和讽刺色彩,比如《英雄儿女》中王成的“不要管我,向我开炮!”《南征北战》中的张灵普的台词“拉兄弟一把吧”,《闪闪的红星》中“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黑话对话——

土匪:蘑菇,你哪路?(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找同行)

以及拜见座山雕那场戏中——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 (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

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台词节选自百度)


《南征北战》张军长与参谋长


《林海雪原》杨子荣见座山雕

  

3. 敢创新——开启视听之窗

经典的伦巴——《英雄虎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36xjlcn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英雄虎胆》里的“阿兰”精彩的“伦巴”一出场,立马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模仿的潮流,硬汉与美人的舞蹈,这种自带强烈视觉和阶级对比的拼凑,本身就极富艺术冲击力,这在中外影片中都不乏经典案例,远到《闻香识女人》经典的探戈,近到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这种表现形式。而英雄虎胆在1958年那样的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的群众开了一扇视听之窗。


4. 好插曲——画龙点睛

一部好的电影剧本缺不了一首好的电影插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好的电影插曲,是一部电影画龙点睛之笔,有的插曲在百姓中传唱了近半个世纪,经久不衰。

影片《英雄儿女》,一曲《英雄赞歌》,荡气回肠,传唱不息。

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怀念战友”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谱曲,烘托了当杨排看到亲密的战友与敌人战斗被冰雪冻成“雪人”的一幕时,充满悲痛的心痛,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不能松开的步枪,耳边响起那具有新疆塔吉克族风味的激情旋律,充满无限怀念和追忆。"亲爱的战友,你再也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浓郁的新疆民歌风味,旋律婉转动听,历经近半个世纪传唱不衰,直到现在只要听到这首插曲很多人都会潸然泪下。

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大江南北,鼓舞几代人的的纪录片《红旗渠》――主题曲“定叫山河换新装”激励人民奋勇拼搏。每每听到这首歌都是精神振奋,随着音乐我的眼前又浮现出40多年前观看影片的场景,这部纪录片是在主片之前放映,俗称“加演”记得是同老妈一起观看的,之后老妈常以红旗渠这种精神来教育孩子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由此印象极为深刻。由陆青霜演唱的“军民并肩打胜仗”加之“侦察兵之歌”给当时红极火爆的影片《侦察兵》注入能量,方使这部片子更具魅力。“文革”后陆续上映的影片都有美好优美的歌曲伴随,如,“春苗出土迎朝阳”、“雁南飞”、“心中的玫瑰”、“渔家姑娘在海边”、“我们的明天比蜜甜”“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等那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歌曲,无论岁月怎样流逝,今天听来依然心潮彭拜,激动人心。伴随着这些优美的插曲为老电影经典名片增添了一抹更加出色的绚丽光彩。


《甜蜜的事业》插曲“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黑三角》主题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侦察兵》插曲“军民并肩打胜仗”


《海霞》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

  

三、不朽的精神

1. 时代精神

老电影中众多的军事题材和故事影片,凝聚正能量,凝聚人的向心力,鼓舞士气,给人之动力,诸如《地道战》 、《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永不消失的电波》、《冰山上的来客》、《林海雪原》、《奇袭》、《打击侵略者》、《兵临城下》、《战火中的青春》等等,老电影真实的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民军队血性胆魄在影片中充分体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人民军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跃然银幕之上。

老电影从头到尾体现出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革命纪律,将士们哪怕冻饿交加,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哪怕暴雨倾盆淋透,也不打扰老百姓,哪怕露宿街头,也不打扰老百姓,《渡江侦察记》、《霓虹下的哨兵》真实写照,哪怕烈火焚身,也岿然不动,《打击侵略者》体现;哪怕身陷绝境,也坚守战位,慷慨赴死,《永不消失的电波》,充分体现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弘扬正能量,弘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

文革时期的电影给我印象极深的当属《侦察兵》,王心刚老师饰演的“郭锐”英俊潇洒骑着大白马的形象以及他假扮“作战处长”深入黄团长家中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他的一句“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成为当时孩童们玩耍的经典台词;《闪闪的红星》、《青松岭》、《战洪图》、《决裂》、《牧马人》、《创业》、《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驼铃》等影片都给我童年的成长教育颇深。

文革中虽然那些老电影还没有完全解冻但翻拍的几部老电影也很好看,诸如,《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等,与文革前的老片各有特色,艺术家们倾情演绎,不过当时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充实了那时的娱乐圈,填补了当时文艺战线作品贫瘠的空白。《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精湛的演绎和优美的舞姿,精致的唱段给人们带去欢笑,指引和鼓舞那一代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


样板戏――《海港》


样板戏――《沙家浜》


样板戏――《奇袭白虎团》

  

2. 老艺术家的德艺双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艺术家们用卓越的表演才能塑造了众多的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英俊潇洒、睿智机敏,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和光彩,但更为让我最为敬仰和敬重的是生活中的他们勤劳朴实,品德高尚,对事业孜孜不倦,刻苦耐劳,不求回报,可谓德艺双馨。例如,王心刚老师曾回忆说“那时候拍戏要体验生活,演海军跟海军一起吃住,演渔民要和渔民一起生活。在剧组大家一起吃住,一起劳动,修道具,搭布景,我们跟着一样抬木头,搭架子全剧组同心协力就是为了把电影拍好,那时候我们在物质上很贫瘠,但在精神上却很富足”。王心刚老师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影坛的最著名的“英俊小生”,广大观众和忠实影迷最喜爱的影星,演技精湛,德意俱佳,无论演戏与做人都是和谐统一,表里如一,演绎的作品都堪称“经典”,无法超越,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一生挚爱妻子儿女,他的品德和敬业精神成为演艺界和观众交口称赞的楷模!



王心刚老师与妻子

  庞学勤老师为新中国老电影事业殚精竭虑,毕生追求电影表演事业,用真挚的情,用火一般的心去创作。50多岁的年龄上,阔别影坛二十多年后,老当益壮领衔主演影片《花园街5号》克服一切困难,倾情塑造一个既充满人间真情、又闪烁着人性魅力的银幕形象,是那样的光彩夺目,感人至深。一生用心血演绎许多璀璨生动的艺术形象,如《战火中的青春》英俊率真的排长,《甲午风云》中怀有爱国情怀的水手,《兵临城下》中的潇洒帅气、胸有城府,沉稳干练的地下党李忠民,而最让我钦佩的是庞学勤老师与老伴伉俪情深 ,在老伴身体健康危机时,始终无微不至,常年如一日细心照料,感人至深,在演艺界传为佳话。


庞学勤――《兵临城下》剧照


庞学勤老师夫妇


张勇手老师已经走过了47年的从影生涯,上世纪六十年代艰苦的岁月,老一辈艺术家们内心牢记“为革命节约一分钱”,为了节约“胶片”拍摄次数局限,只能一次完成,所以电影开拍前演员要进行反复训练,争取一次拍过,这对团队剧组协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英雄虎胆》、《奇袭》等等,他们都一次完成。凭借着对事业充满赤诚的爱,每天尽管艰苦吃不饱,但大家从无怨言,工作起来仍精神抖擞,热情高涨,目的就是给观众献上好的电影。因此,克服一切困难,竭尽全力用心拍好每一部电影,每部片中的人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给千千万万的影迷们以心灵的震撼、情操的陶冶和精神的愉悦。给观众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俊勇武的中国军人银幕形象,他们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工作,不到二个月完成影片《奇袭》的拍摄任务,创下了上亿的收入最高票房记录(当时电影票仅0.05分),为国家增加了收入。通过这部电影的成功演出,再一次印证了《奇袭》影片在观众心中的份量,那一代人精神鼓舞和点醒的力量。家庭中他还是一位善解人意称职的好丈夫,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和夫人自1956年携手至今,同工作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夫妻相随,从青春年华走到满头银发,共同走过了50多年的婚姻历程,用他夫人的话“他像大哥哥对待小妹妹一样疼我”话语间喜不自抑,一双眸子充满了幸福。


张勇手老师――《赤峰号》


张勇手老师夫妻俩

  

上海电影制片厂在五十年代末期拍摄的《今天我休息》正值“大跃进”时代,为了节约成本,所有服装、道具都是从派出所和老百姓家中借来的,经过干洗后全体剧组成员投入电影的拍摄,仅服装费用才10来元,若在现在肯定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老艺术家张伐老师在《金沙江畔》中 ,他饰演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头人,为演好这个角色,他整天和藏民生活在一同,学习藏语和他们的生活风俗,屡次访问土司,理解上层生活。他扮演的桑格土司说的藏语是他本人配的音等等,老一辈艺术家凭借着这种奋发有为,勤勉敬业的精神力量,才有了创作激情和动力,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给新中国老电影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共和国老电影创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休息》――剧照


《奇袭》――剧照

  

后记:针对老电影的批评想说的一些话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觉到,老电影,并非仅仅只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的银幕童年记忆,而正是切切实实的与历史血脉相连、反映文革时代文艺生活现象的宝贵资料。文革前,银幕上更多的是百花齐放的格局,随着某些电影被批判、文革逐步开始,电影内容和展现手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因而更多是对革命时期直白的歌颂,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老电影,有一贯的套路,一直持续到文革后期。然而就是这样的时代,仍然不乏不朽的电影。为什么老电影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不仅因为他们展示的内容是距离拍摄不远的时代,就连他们拍摄的过程、以及演绎的人,就恰恰是从那个历史时代走过的,每一帧镜头,从酝酿到诞生,正因经历了层层政审,因而被切切实实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擦都擦不掉。同样的一批人,在领导战争和指挥文艺时的交叉,被戏剧性的在老电影中反映了出来。那时的电影虽未讲文革,却脱胎于文革。而如今,再想要还原那个年代的陈设,已经非常难,再怎么拍都是回望历史,而不是走进历史——就像要重新翻起一部老书,要摒除发黄纸页带来的陈旧感,才能真正全身心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近几年的电影,例如《归来》也是讲述文革,然而却只能在刻画人物内心层面,后来人带着历史视角去“客观”审视,然而这样的所谓客观难道不是一种主观吗?


人们怀念那个时代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信念,歌颂军事思想、人民战争,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很多电影更像是科教片,如《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某一个时代,我们需要这些精神食粮。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电影不论从供给还是需求都追求快节奏、高产出、高回报,然而像老电影那样精工细作的打磨精神、对一种时代正能量的弘扬,已开始变得分外珍贵。因此,当我们回看老电影时,不仅不应对老电影过分苛责,而且应该向老电影的拍摄技术和剧本台词取经。智取威虎山脱胎于林海雪原的成功,不就恰恰是老电影艺术价值不朽的体现吗?


几天前,正值建军90周年阅兵,数字电视里也很和时宜的播放了文革时期的很多老电影,此时随意切换到别的电影频道,都能体会到如今的电影,从技术、画质、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全面超越老电影不知多少倍。我们这里想要和年轻人说的是,并非我们是老古董,不懂欣赏当下年轻人的新作,而是我怀念本文反复叙述的老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所有。


如果说现在的小朋友对王者荣耀里的项羽、芈月等痴迷,但我总感觉缺少点什么,那就是精神和力量的缺乏,“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视老电影为瑰宝,因为这个魁宝无论历史的脚步走到哪里,都会给人力量源泉,任何时候不会过时。中国人民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和力量,中国人民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和信念打败外来侵略之敌,赢得共和国的建立,才有了今天立足于世界的地位。我很庆幸我从那个时代走过。



相关链接:

影迷论坛|银幕上的我军高级首长


如果您有所获益,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给本文作者春光明媚打赏



欢迎投稿     支持原创


感谢您的支持! 



图说老电影|关注我  温暖你

以图文形式  诠释老电影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